受不了委屈、输不起…孩子的挫折教育,做对了吗?

2020-08-05 13:37:45 来源: 阅读:-

受不了委屈、输不起…孩子的挫折教育,做对了吗?

陈静/制图

近些年,因为各种原因导致孩子自杀的事件层出不穷。考试成绩不理想,没考上好大学,不给玩手机……在我们眼里的区区小事在孩子身上很有可能就成了自杀的诱因。很多人会感慨:现在的孩子到底是怎么了?

孩子的世界很小,高兴的时候笑,难过的时候哭,直接又单纯。每当遇到困难的时候,甩甩手,抹抹泪,吧唧小嘴无辜脸,都是再正常不过的事情。但是,孩子若是每次遇到难事或不顺心的事就要逃避、崩溃,这就是一件坏事了。

挫折,孩子成长路上的必修课

前段时间,高考成绩公布了,几家欢喜几家愁。不少考生因为成绩不理想而沮丧,家长们更是害怕自己的哪些言语会给孩子的情绪“雪上加霜”,全家人都变得小心翼翼。

小邱(化名)高考考了570分,分数出来后,妈妈林女士觉得很满意,高兴地跟亲戚朋友报喜。但转头却发现小邱变得有些郁郁寡欢,只要一提到接下来填报志愿或者今后的规划,他就会发脾气,摔碗筷、摔门,这是怎么了?

原来,小邱在网上查询后发现,自己的分数距离自己理想中的学校还差着一两分,一下子他的心情就变得低落了。“看他这样子,我也不知道该怎么劝他,我也怕一聊这方面的事他会更不高兴。”林女士有些无措。

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、浙江省首届中小学学校心理督导师、台州学院椒江附属中学老师张灵芝表示,抗挫折能力差在学生群体中是一个共性问题,很多孩子在遇到不顺心的事就发脾气,成绩下滑后就精神萎靡,没有斗志,常常会出现“输不起”的状况。

疫情期间,学生们都宅在家上了很长一段时间的网课。复学后,为了摸底学生们学习成果,不少学校都组织了一次评估考试。在上初三的小赵(化名)因为网课期间天天在家通过电子产品聊天、玩游戏,忽略了学习,结果在复学后的第一次考试中成绩严重滑坡。于是,他开始逃避:经常请假说自己在家复习,一遇到考试就会找各种理由不参加。

“我考差了,但是我的前后桌、同桌都考好了,我就觉得自己坐在那里变得很渺小,一下子就没有勇气去面对这个事实,所以就很害怕考试。”提起自己的逃避,小赵难过地道出了自己内心的无助。

在生活中接受挫折与失败的历练,是人们一生的必修课。张灵芝说,每个人的抗挫能力都是不同的,一些孩子在面对一些挫折的时候,可以积极地去应对,但有些孩子,在面对挫折时却容易打退堂鼓。要让孩子“输得起”,家长的教育和引导很重要。

是什么影响了孩子的抗挫力?

面对孩子的“输不起”甚至是“玻璃心”,许多家长都会有些不解:这孩子到底是像谁?我们家长都不是这样性格的呀。其实,孩子的抗挫力,除了与其自身的性格有关外,更多的还会受教育方式等外部因素影响。

张灵芝表示,家长要求高或是自我要求高的、性格偏内向或比较敏感的,以及从小被树立为榜样的、追求完美,这些孩子的抗挫能力会容易偏弱,“比如那些从小被树立为榜样的孩子,他们习惯了胜利,习惯了别人的夸赞,如果出现失败,或是被别人超越了,他就会有落差感,如果没有好的抗挫能力和有利的引导,这次失败的打击就可能会击垮他。”

此外,家庭教育方式的影响也是占了很大一部分比例。张灵芝认为,现在很多家长都过度聚焦在孩子的成绩上,导致孩子在评价自己时不够多元化,使得他们无法站在更广的角度去看清自己的价值所在。“平时家长也要允许孩子失败,一味地要求成功,会让孩子在竞争压力大、节奏快的学习生活环境中,容易对失败和挫折产生排斥心理。”她说,一些孩子也会因此形成“输不起”的心态,不能接受失败和挫折,甚至因此产生了严重的羞耻感和挫败感,让挫折带来的负面情绪更加雪上加霜。

同时,还有部分家长习惯“代劳”孩子的大小事,过度的保护和溺爱,让一些孩子成了“温室里的花朵”。 经济条件好了,很多家长对孩子有求必应,孩子要什么就有什么,而且是想要就能立马得到,这些孩子长期过着这样的生活,一旦出现得不到的情况时,就会受不了。

张灵芝说,这些以自我为中心、比较任性的孩子往往一遇到事就会哭,心理较为脆弱。而且家长在包办了所有事后,孩子就会缺乏自然经历挫折的机会,造成他们抗挫折经验匮乏,当他们需要独自应对挫折时,就会束手无策。

锻炼孩子的抗挫能力,鼓励和引导最重要

人生不如意十之八九。许多家长会认为孩子心理脆弱、抗挫能力差,是因为从小被保护得太好。于是一些家长刻意去让孩子经历挫折,以此来磨炼孩子的意志。其实,在生活中从来就不缺挫折,孩子的一次同学嘲笑、参赛之前的胆怯、平时发挥失常……这些都是孩子可以接触到的挫折,根本没有必要让孩子去体验挫折而锻炼挫折力。

张灵芝表示,锻炼孩子的抗挫折能力,是当孩子遭遇挫折和失败时,教会他们积极应对,利用挫折发生的时机趁势而为,让孩子经一事,长一智。“有些孩子遭遇失败后,家长就不敢去打扰,其实这个时候孩子是很渴望得到鼓励和安慰的。当然在鼓励和安慰时,也要注意讲话方式,不能一味地说教,否则会让孩子更加郁闷无助,有些甚至会让孩子容易屏蔽自己,因为他们怕被别人看轻。”

很多大人会说:现在的孩子不好管,动不动就自杀、跳楼,哪个家长老师敢硬管?张灵芝认为,其实,问题不是出在不敢管,是管得晚了。让孩子体验挫折感,培养抗挫折能力在孩子3周岁上下就可以开始进行了,在孩子能够说出自己的要求时,就要开始对他说“不”。

“家长要学会合理拒绝孩子的要求,让他们从小就知道什么叫‘无能为力’,他需要遵守规则,要学会接受。”张灵芝说。

当然,面对孩子遭遇了失败和挫折后,家长如何帮助引导他们跳出挫败的“坑”也很重要。孩子遇到挫折时,家长要接纳孩子情绪,并通过肯定和引导把情绪释放出来。孩子情绪低落是正常的,要鼓励孩子接受情绪并让它流动起来,说、读、看、写、唱以及做喜欢的事等都是安全的情绪宣泄方式,家长要做孩子的倾听者。切忌过度的唠叨,更不能放大孩子的挫败感,用平静平和的状态去告诉他们输并不可怕,怕输才可怕。

“其实家长不妨让孩子多去参加些围棋、足球、篮球等这些团体作战、具有对抗性的活动。”张灵芝建议,通过这些对抗性的活动孩子会逐渐明白输赢都是一种常态。教会孩子对输赢这件事放宽心态,让孩子正确认识到自己的价值,“输了可以教孩子看到对方的优秀之处,赢了可以教孩子看到自己的进步之处,不要只关注最后的结果。”


台州晚报记者 陈赛/文




推荐阅读:ipad5